分类目录归档:同性恋与艾滋

艾滋病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统计数据显示2011~2015年,大学生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比例从58.5%上升为81.6%。

艾滋病与同性恋

关于艾滋病与同性恋的关系,人们的认识存在两个错误认知,一是“同性恋等于艾滋病”,二是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1981年,美国确诊首例艾滋病人并不治而亡,其身份后被媒体报道为男同性恋者。此后,“艾滋病是同性恋者特有疾病”的说法被迅速传播到全世界,民众形成了“同性恋等于艾滋病”的错误认知。 大量的研究证实,HIV感染者中70%〜80%是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的,10%〜25%是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的。例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的最新统计…

需要正视的:艾滋病歧视

艾滋病相关的羞辱与歧视(HIV/AIDS related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最大障碍,它严重影响着HIV感染者与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治疗依从性、自愿咨询与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mp & Testing,VCT)等方面。 艾滋病歧视的含义 艾滋病相关的羞辱与歧视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stigma”本意是指奴隶、罪犯等身上的 “刺青”或“烙印”…

艾滋病的治疗及影响因素

1996年何大一教授提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方案(鸡尾酒疗法),联合使用3种或以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作用于HIV的不同复制环节,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其复制,而且能有效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经多年的实践证实,目前该疗法是艾滋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长期足量用药是最重要的原则。 治疗目标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目标主要有: 减少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正常的期望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艾滋病的诊断原则及标准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负责制定我国的艾滋病诊疗标准,分别于2005 年、2011年、2015年发布了《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一、二、三版,现将第三版的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诊断原则 “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1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成人及18个月龄以上儿童,符合下列一项者即…

艾滋病感染的症状:三个阶段不同表现

从感染HIV到艾滋病终末期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根据感染HIV后的临床表现及症状严重程度,将艾滋病的全过程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三个时期。 急性期 该期发生在感染后2-4周,人体对HIV产生免疫应答,53%〜93%的感染者出现HIV 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致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头痛、 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症状持续1〜3周后自然消失…

我国艾滋病疫情监测系统

目前,中国艾滋病监测系统已经发展成包括HIV哨点监测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综合监测点(行为监测)系统和专题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监测体系。 HIV哨点监测系统 HIV哨点监测采用系列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人群,按照统一的监测方案和检测试剂,连续开展定点、定时、定量的HIV抗体检测,同时收集监测人群与艾滋病传播相关的高危行为信息,获得不同地区、不同人群HIV感染状况和行为危险因素及变化趋势的资料。 我国的HIV监…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 传播途径统计分析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The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网站(http://www.unaids.org)的最新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球累计已有7 610万HIV感染者,3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现存活3 670万HIV感染者;2016全年新发HIV 感染者180万,死亡100万,即全世界2016年平均每天约有4930人成为新的HIV感染者, 2740人死于艾滋病,…

艾滋病:致病机制、窗口期潜伏期、传播途径

病原学特征 HIV是一种RNA反转录病毒,有很强的基因变异能力。目前已知有HIV-1和HIV-2两种病毒,世界各地疫情以HIV-1为主,HIV-1现已分离出M、N、O、P四种毒株,均来自喀麦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其中M型和N型传播最广。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 目前已发现有A、B(欧美)、B‘(泰国)、C、D、E、F、G共8个亚型。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低。在液体室温环境下HIV可存活15天,在干燥…

中国同性恋的历史

我国可考的最早的同性性行为“比顽童”见于《商书·伊训》,距今约3000年,而清代著名学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则认为“娈童始于黄帝”,若按此计算,我国的同性恋现象存在已有4700余年。 历代文献中多有相关记载和描述,如《战国策》魏安王与龙阳君的“泣鱼”之恋,韩非子《说难》记载的卫灵公与弥子瑕的“分桃”之好,班固《汉书》所记的汉哀帝与董贤的“断袖”之爱等。因此,“龙阳” “泣鱼” “分桃” “断袖”等成了文人雅士对同性恋的隐喻或代称,一些批评人…

西方同性恋的历史

西方可考最早的同性性行为记载在一张古埃及的莎草纸上,距今已4500年。古埃及人们把男性之间的性爱行为神圣化,比如法老的守护神、战神荷鲁斯(Horus)与象征灾难、 邪恶的风暴、沙漠之神赛特(Seth)有过这种行为。古希腊最著名的关于同性性行为的作品是柏拉图(Plato)的《会饮篇》(The Symposium),该作品写于公元前416年。古希腊人认为男性是近乎完美的造物,在公元前6世纪至4世纪把同性爱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少年被置于成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