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致病机制、窗口期潜伏期、传播途径

目录
  1. 病原学特征
  2. HIV致病机制
  3. HIV窗口期、潜伏期
  4. 艾滋病传播途径

病原学特征

HIV是一种RNA反转录病毒,有很强的基因变异能力。目前已知有HIV-1和HIV-2两种病毒,世界各地疫情以HIV-1为主,HIV-1现已分离出M、N、O、P四种毒株,均来自喀麦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其中M型和N型传播最广。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 目前已发现有A、B(欧美)、B‘(泰国)、C、D、E、F、G共8个亚型。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低。在液体室温环境下HIV可存活15天,在干燥室温环境下HIV只能存活3天,100℃沸腾20分钟即可使其灭活。HIV耐碱不耐酸,一般消毒剂均可使HIV灭活,如碘酊、过氧乙酸、戊二醛、次氯酸钠、医用酒精等。HIV对紫外线不敏感,因此不能用紫外线对其灭活。

HIV致病机制

HIV侵入人体后,将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作为宿主,并在其中不断地进行复制和繁殖,导致CD4+ T淋巴细胞死亡、崩解,倍增后的HIV再选择新的健康宿主开始新一轮的攻击和破坏……随着CD4+ 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人体的免疫力不断下降,当 CD4+ T淋巴细胞数量降到正常值(500~1600/μL)以下时,就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并发各种恶性肿瘤,导致病人死亡。

HIV窗口期、潜伏期

HIV侵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HIV抗体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才能检测出来,通常把从感染HIV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HIV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Window Period)。

艾滋病研究先驱者玛蒂尔德•克里姆(Mathilde Krim)博士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指出艾滋病窗口期为3个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纳并被写进了各国的医学教科书。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窗口期不断缩短,目前广泛采用的第三、四代双原夹心法和酶联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等检测手段,窗口期缩短到14〜21天,已经得到WHO的认可。

必须说明的是,在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且开始大量复制, 因此处于窗口期的HIV感染者具有较强的隐匿传染性。HIV窗口期的感染者会出现诸如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常被误诊为“感冒”,这些症状大概持续2~4周后进入无症状期(潜伏期)。

AIDS潜伏期是指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潜伏期一般为 0.5~20年,平均7~10年。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及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艾滋病传播途径

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水、腹水、脑脊液、乳汁中含有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传播三种。

性接触传播主要是指性交行为传播,包括异性性交和同性性交(尤其是男男性交行为), 普通的握手、拥抱、接吻、抚摸行为不会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主要是指吸毒者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输入HIV感染者的血液或血制品,此外,还包括使用被HIV污染的手术器械、刮胡刀、美容及文身器械等。母婴传播主要是指母亲感染了 HIV后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幼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