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同性恋

同性恋者的五大行为特点

同性恋者的思维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需要、动机、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均有其独特性,导致其个体和群体行为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以下所列五大特点可能只是部分出现在一些同性恋者行为中。 隐秘性(invisible) 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认知态度的压力,使同性恋者大多数生活在压抑、苦闷之中; 而且他们经常被冠以多种社会污名,遭受多方面的歧视,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为了减轻压力,为了自身安全,同性恋者的活动往往比较隐秘。 他们互相交流时使…

同性恋者面临的个人心理健康问题

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科克伦(Cochran)2003年对美国2917人(其中同性恋者41人,双性恋者32人,异性恋者2844人)的调查发现:过去一年中,男同性恋者重度抑郁的患病率高出异性恋者3倍,惊恐障碍患病率前者比后者高出4. 7倍,20%的同性恋者罹患5种精神障碍(重度抑郁、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酒精依赖、药物依赖)中的2种或以上;女同性恋者的广泛性焦虑患病率明显高于异性恋者。金•迈克尔(King)对英国2179人(男同性恋者656人…

同性恋者思维特点:认知女性化或男性化

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如女性的言语理解、小肌肉运动技能、 感知速度、情境记忆任务(包括词汇、数字、图像)、面孔再认任务上优于男性,而男性的视觉空间操作、推理能力方面表现好于女性。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测量中,不同性别的差异表现为语言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不同, 女性的VIQ较男性高,男性的PIQ较女性高。 许多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认…

攻与受:同性恋性角色、性别角色及其特点

性角色、性别角色及其关系 探讨同性恋议题必须要区分同性恋者的“性角色(sexual role)”与“性别角色(gender role)”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性角色”是指个体在性行为中扮演的某种行为角色。性角色主要是从生理性别角度来讲的,但性角色并不是完全由生理因素决定,异性恋者的性角色和生理性别是统一的,而同性恋者却未必是统一的。通常在同性性行为中,有“攻”(seme)和”受”(uke)之分:“攻”扮演的是主动进攻方、插入方,相当于异性性…

同性恋成因:从生理医学到心里学与社会学分析

讨论某事物成因的前提是该事物是异常或病态的,否则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因此,在全球同性恋“非病化”逐渐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再讨论同性恋的成因似乎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但毕竟同性恋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学术界的争论和探索从未停止过,在此略作整理。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先天说”和“后天说”(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争论。“先天说”即生理因素决定说,认为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脑组织结…

同性恋发生率及人群规模统计

西方统计 迄今为止,没有人类同性恋发生率的完整、权威的人口学数据,现有的只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西方早期研究同性恋现象的德国学者赫兹菲尔德(Hirschfeld)以及英国的霭理士(Ellis)估计同性恋的发生率为2%〜5%、这一数据长期被广泛引用和沿用。美国性学家金赛(Kinsey)的调查发现美国青春期以后有过男性同性性行为的占37%,终生只有同性性行为(真性同性恋)的人占4%。近来,《Nature》有数据显示英国1992年有过同性性接…

性学家们对同性恋的分类

金赛分类 金赛(Kinsey) 1948年在进行人类性行为调查时,为了使人们对同性恋现象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他提出了“性关系连续体理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现实社会在一切方面都表现为连续体,性取向和性行为也概莫能外,存在着从绝对异性性行为到绝对同性性行为中间的过渡状态,共包括以下七个等级: 0级:绝对异性性行为。 1级:偶有一两次同性性行为,而且绝对没有异性性行为中那样的感受和心理反应。 2级:同性性行为稍多些,也能不明确地…

国内定义:什么是同性恋?

虽然人类同性性行为的存在亘古伊始,但在学术界“同性恋” (homosexuality)却是近代才出现的名词。在学术研究中,泛指同性恋时,homosexuality和homosexual两者可以通用;但前者仅作名词使用,指代“同性恋关系”,后者则作形容词和名词使用,指代“同性恋的” 和“同性恋者”。 同性恋词汇 在英文日常用语中,指代同性恋的词汇还有:Gay(男同性恋者,简称“男同”),Lesbian(女同性恋者,简称“女同”),same se…

中国同性恋的历史

我国可考的最早的同性性行为“比顽童”见于《商书·伊训》,距今约3000年,而清代著名学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则认为“娈童始于黄帝”,若按此计算,我国的同性恋现象存在已有4700余年。 历代文献中多有相关记载和描述,如《战国策》魏安王与龙阳君的“泣鱼”之恋,韩非子《说难》记载的卫灵公与弥子瑕的“分桃”之好,班固《汉书》所记的汉哀帝与董贤的“断袖”之爱等。因此,“龙阳” “泣鱼” “分桃” “断袖”等成了文人雅士对同性恋的隐喻或代称,一些批评人…

西方同性恋的历史

西方可考最早的同性性行为记载在一张古埃及的莎草纸上,距今已4500年。古埃及人们把男性之间的性爱行为神圣化,比如法老的守护神、战神荷鲁斯(Horus)与象征灾难、 邪恶的风暴、沙漠之神赛特(Seth)有过这种行为。古希腊最著名的关于同性性行为的作品是柏拉图(Plato)的《会饮篇》(The Symposium),该作品写于公元前416年。古希腊人认为男性是近乎完美的造物,在公元前6世纪至4世纪把同性爱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少年被置于成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