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出柜?同性恋的出柜困境

同性恋者为了安全,需要向他人隐藏自己的性取向,因此被称为藏在柜子里的人,当同性恋者在生活、朋友圈子里公开自己的性取向时,被称为“出柜”。出柜一词源自西方,最初是指初入同性恋圈子的人被正式介绍,从而进入同性恋群体生活圈,出柜对象是同性恋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变迁,其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出柜对象完成了从同性恋群体向异性恋群体的转变。

学者们对出柜的定义存在一些争议,王晴锋在分析了诸多学者对出柜的解释后,将其定义为:出柜是指接受自己是同性恋者并将这种性身份/取向整合到个体生活中的过程,它包含两个维度:自我认同同性恋取向,向他人表达这种性取向。同性恋身份形成包含以下四阶段模型:

  1. 敏感化:始于青春期之前,个体有同性恋感觉或经历但没有理解自我认同的含义。
  2. 身份困惑:通常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认识到他/她自己可能是同性恋者。
  3. 身份假设:个体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出柜,它一般先是发生在同性恋群体里,随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异性恋群体出柜。
  4. 投入:个体采纳同性恋生活方式。

同性恋者的出柜动机各不相同,根据访谈我们发现主要有:

  1. 渴望被了解;
  2. 获得社会支持;
  3. 形成自我认同;
  4. 减少痛苦,减轻压力;
  5. 不想再骗人,做真实的自己;
  6. 支持同志群体;
  7. 反歧视。

出柜被看作是同性恋者完成自我认同的重要特征,是同性恋者从自我走向他人、走向社会的过程。

同性恋者是否出柜,取决于所感知的风险及他人的反应,虽然出柜可以使同性恋者走出身份认同的困境,但也可能会带来家庭矛盾和社会排斥等问题。在同性恋婚姻已经合法化的国家,出柜往往是身份认同的最后阶段,出柜甚至意味着主体终止对自我性身份的追寻。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中国现阶段,同性恋者的普遍生存状态是“认同而不出柜”。同性恋者拒绝出柜是基于他们对目前社会环境的认知与判断,我国目前对同性恋者缺乏道义与法律支持,同性恋者倾向于自我隐藏。同性恋者在成长的过程中,把异性恋社会的恐同现象、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负面态度等内化之后形成“内化恐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制裁机制。

出柜在中国涉及特有的人伦问题,中国文化对个人的定义基础是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 而不是个体,同性恋者必须首先将自我放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进行解读和认同。他们面临的首要障碍是父母的不理解或排斥,而且在传统孝文化的影响下,当看到父母因子女的同性恋取向而自责、痛苦、挣扎时,同性恋者必将感受到极大的内心谴责和痛苦。因此,一些同性恋者宁愿自己备受煎熬也不愿向父母出柜,一些同性恋者因一时冲动向父母出柜,但父母的反应过于强烈,出乎其意料,人伦道德带来的重压成为不能承受之重,最终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