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

目录
  1. 态度概述
  2.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态度
  3.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双重态度
  4.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矛盾态度

先说结论:总下所述,大学生比较容易接纳与自己在空间、感情和心理上都较远的陌生人是同性恋者,但是他们很难接纳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是同性恋者,也不愿意让同性恋者从事教师、医生等职业。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接纳态度是有条件的、矛盾的,而且容易受到周围人态度的影响。矛盾态度的高低差别主要来源于消极评价,通过预防干预和健康教育,外显矛盾态度相对容易改善,内隐矛盾态度较难获得改善,要想改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矛盾态度,主要努力方向应该放在对消极态度的改变上。

研究内容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他们面临着恋爱、婚姻和家庭等问题的挑战,也非常关注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开展大学生性与健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消除对同性恋的歧视等具有重要意义。

态度概述

《心理学大辞典》将态度定义为:“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所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化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如何知觉态度对象,认识其概念内涵,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相信与否;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喜欢与否;态度的行为意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意图及准备状态。

一般而言,态度的三个成分是互相关联、协调一致的,但是,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却不相同,情感与行为意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行为意向或认知与情感。在态度的认知要素与情感要素不一致的情况下,个人的行为取决于情感因素。

态度指向特定对象,有其社会属性,态度的产生以个人直接和间接经验为基础,态度形成以后相对稳定,态度的形成及改变受到人格、群体规范、实践活动、舆论宣传、情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态度研究将态度视为单维度变量,主要关注态度的结构和强度,比如李克特 (Likert)式态度测量。现代的态度研究多将态度视为二维或多维变量,目前国内外关于态度的研究热点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外显态度研究向内隐态度研究方向深化;二是从整体态度向矛盾态度研究方向拓展,如矛盾态度等。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态度

总的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包容, 对同性恋的认同度、同性恋行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刘达临等人(1989年2月一1990年4月)主持了全国“性文明”调查,近两万名大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结果发现:

  1. 大学生总体认为同性恋是变态行为的比例高达79.0%,认为同性恋是少数人的正常行为的占比为9. 6%,认为是不道德行为的占4. 3%,认为是罪恶行为的占3.1%。
  2. 认为同性恋是少数人的正常行为的肯定态度的性别差异明显,男生高于女生,比例分别为11.9%、6.4%。
  3. 认为同性恋是变态行为、不道德行为、罪恶行为等否定态度的性别差异也非常明显,女生高于男生,比例分别为84. 5%与82. 0%、5. 9%与 3. 2%、3. 2%与 2. 8%。

钱兰英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对于“男同性恋应该被允许”这一观点,很同意占3. 3%,基本同意占25. 4%,基本不同意占27. 1%,很不同意占43. 1%;针对“女同性恋应该被允许”这一观点,很同意占5. 5%,基本同意占24. 9%,基本不同意占27. 1%,很不同意占41. 4%。 郑煜煌等人对湖南省大学生的研究发现,10. 3%的人认可同性别的人相爱,11.0%的人认可同性之间发生性行为。

汪亮等人对粤、港、澳三地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认为同性恋是正常行为的,广州占 52.9%,香港占54. 2%,澳门占44. 0%;认为同性恋是精神病的,广州占18. 3%,香港占 16. 0%,澳门占23. 9%;认为同性恋是心理行为畸形的,广州占45. 9%,香港占33. 5%,澳门占43.6%;认为同性恋属于性变态的,广州占27.0%,香港占19.0%,澳门占25. 5%;认为同性恋需要治疗的,广州占62. 9%,香港占73. 0%,澳门占72. 9%;认为有必要帮助同性恋恢复正常的性倾向的,广州占80. 8%,香港占85. 1%,澳门占77.0%;认为同性恋可以结婚的,广州占56. 4%,香港占58. 5%,澳门占43. 0% ;认为同性恋可以领养孩子的,广州占 56. 2%,香港占49. 4%,澳门占49. 0%;认为同性恋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广州占45. 3%, 香港占45. 1%,澳门占51. 4%;对同性恋行为表示理解的,广州占54. 1%,香港占44. 9%, 澳门占34. 3%;愿意和同性恋者保持朋友关系的,广州占81. 9%,香港占87.0%,澳门占 75. 3%;对同性恋行为持尊重平等态度的,广州占30. 6%,香港占43. 2%,澳门占 34. 3%。

王浩对西安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的占57. 9%,认为同性恋者生活在痛苦之中的占80. 1%,认为同性恋会破坏婚姻制度及社会稳定的占39. 0%,认同同性恋的占57. 9%,认为法律应该接受同性恋的占68. 0%,会接受同性恋者表白的占9.7%, 能接受亲友是同性恋的占41. 1%。陈芳等人的调查显示,52. 75%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不同的性取向,22. 00%认为是正常现象,19. 72%认为可以接受,12. 42%认为是变态, 11. 28%坚决反对,11. 36%认为无所谓。

林荔等人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认为同性恋正常的占29. 1%,认为同性恋属于心理病态的占35. 4%,认为同性恋需要矫治的占48. 6%,认为同性恋应当受到尊重与关注的占 22. 7%,认为同性恋应该与常人一样生活的占58. 6%,认为我国同性恋婚姻应该合法化的占 50. 4%。傅晓龙等人对大连市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认为同性恋是正常行为的比例是 46. 7%,赞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占34. 4%,认为同性恋者可以领养孩子的占62. 3%,60. 4% 的男生和46. 7%的女生不接受同性恋者作为自己的子女或家人或亲密好友。

盖彦君等人使用同性恋态度量表(ATLG)对西南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更为负面或消极,对女同性恋者较为积极;男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比女生更加消极,而女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相对宽容;来自农村的生源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比城市生源更为消极。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双重态度

双重态度内涵及分类

威尔逊(Wilson)等人在2000年提出了双重态度(Dual Attitudes Model)模型。双重态度(dual attitudes)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能够被人们意识到的、能报告的外显态度;另一种是自动激活的、无需意识参与的内隐态度。在内隐态度形成后,当人们一遇到态度客体时它就会被自动激活,对于它的活动不需要心理能量与动机。 而外显态度还没有成为自动化的态度,因而需要较多的能量和动机去检索。张林等人认为:“态度发生改变时,人们由旧的态度A1改变到新的态度A2,但是旧的态度A1仍然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这就导致了双重态度。

威尔逊根据人们对内隐态度的意识程度和人们是否具备超越内隐态度的动机与能量, 将双重态度分为四种类型:

压抑(repression)。当人们对一个客体的某种态度被激活时就会引起人们的焦虑反应,为了缓解焦虑,人们倾向于将这种被激活的态度主动排斥在意识之外;如果这时人们对该客体有另外一种能够被意识到的态度,且这种态度不会引发焦虑,这时候就会产生双重态度,即人们有一种自己没意识到的内隐态度和一种意识到的外显态度。

独立系统(independent systems)。独立系统与上述压抑有所不同,它没有将内隐态度主动排挤出意识之外,外显态度也不是为了区别于内隐态度而被形成的。此时,人们既有一种内隐的、无意识的系统,也有一种外显的、有意识的系统,二者是独立存在的。内隐态度是自动化的无法意识到的,人们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和动机用外显的态度反应去压制这种内隐态度。即人们的两个评价系统各自独立存在,一个内隐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另一个则影响人的外显反应。

主动覆盖(motivated overriding)。主动覆盖与压抑以及独立系统不同,此时的个体能完全意识到他们的内隐态度,然而这种内隐态度通常是不符合社会逻辑规范的或个人所

不想要的,这就驱使他们要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去压倒和战胜它。即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某种不想要的内隐态度,主动去用外显态度去代替和战胜它,这需要个体调整动机并消耗大量的能量。

自动覆盖(automatic overriding)。自动覆盖与上述的压抑、独立系统、主动覆盖不同,它是个体以外显态度压制或超越内隐态度的过程,它本身是自动化的,不需要调整动机, 不消耗或只少量消耗能量。主动覆盖和自动覆盖之间的差异在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所需的心理能量上,主动覆盖是人们主动、积极地发起对内隐态度的压制,这种压制需要一定的努力与能量;而对于自动覆盖,当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时,他们并不能感知到内隐态度,因为外显态度自动压制了内隐态度。即人们只要检索到外显态度,它就会自动地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外显与内隐态度之间形成了自动化的连结,人们并不能意识或感受到内隐态度的存在。

双重态度模型的理论要点

  1. 人们对同一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同时存在。
  2. 内隐态度是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意志努力从记忆中搜索。当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强度足以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当检索不到外显态度时, 人们将只报告内隐态度。
  3. 即使外显态度被检索出来,内隐态度仍然会影响个体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如一些非言语行为),以及那些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
  4. 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而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态度改变技术通常改变的只是人的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

双重态度与矛盾心理的区别

双重态度与人们的矛盾心理有明显的区别。矛盾心理是指人们认识到一种态度客体既有积极的特点又有消极的特点,能够完全意识到这种态度客体的好处和坏处,于是同时拥有积极和消极的感受,并且把它们看作是合理的和令人信服的。比如,对于巧克力蛋糕,人们对它的口味非常喜欢,而对它的增肥效果却不喜欢。双重态度则只有当人们对于记忆中的同一态度客体有不同的评价时才会发生,其中一种评价比另一个更容易获取。由于其中的一种评价占有绝对优势并被看作是唯一的评价,所以人们并不感到冲突或矛盾。然而实际上还存在另一种评价,它们只在某些情况下才出现并影响行为。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外显态度

一些研究者对异性恋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外显态度进行了研究,撷取如下。

刘婉娜等人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

  1. 总体来看,88. 9%的大学生在外显态度上接受同性恋或持中性态度,88. 9%的大学生在内隐态度上排斥同性恋。
  2. 在外显态度方面,52. 8%对同性恋表示接受,36. 1%的人持中性态度。

对外显态度为接受同性恋或持中性态度的大学生进行内隐态度测量后发现,90. 6%的人内在排斥同性恋,即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出现了“分离现象。

刘予玲的研究发现:

  1. 51. 2%的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是中性的,但 95. 2%的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是相对消极的。异性恋女大学生比异性恋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更加宽容,但不同性别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没有显著差异。
  2. 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不一致,出现了“分离现象”。

齐金玲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1. 83. 7%的人对同性恋持中性偏积极的外显态度,其中50. 3%的人持中性态度,24. 1%的人合理接纳,9. 3%的人完全接纳。
  2. 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是消极的。
  3. 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分离。外显态度表现出接纳同性恋的人中,95.6%(129/135)的内隐态度为排斥。
  4. 总体而言,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真实态度是消极的。

胡东的研究发现:

  1. 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积极,女生比男生更积极。
  2. 男生对男同性恋、女生对女同性恋的内隐态度积极,即大学生对于与自己性别相同的同性恋者的内隐态度更加积极。
  3.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不一致,且外显态度积极、内隐态度消极。

劳国华研究了想象接触对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干预作用,结果发现:

  1. 不同程度与同性恋的接触经验对改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差异显著,接触程度深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更积极,而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没有影响。
  2. 进行想象积极接触后,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更加积极,但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没有改变。
  3. 不同精细程度、不同频率的想象接触对改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影响差异显著,越精细的想象接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越积极,对外显态度没有影响。

这些研究表明,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是中性、积极的,而且呈现逐渐接纳趋势,但内隐态度却是相对消极的,依然拒绝和排斥同性恋,普遍出现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分离现象”。造成“分离现象”的可能原因如下:

环境、道德、文化的综合影响: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不断融合,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对于性取向多元化的接纳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世界各国的同性恋“去病化” “去污名化”浪潮以及同性恋“平权运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媒体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外显态度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道德的制约,因此,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外显态度随着社会的接纳程度提高而提高。另一方面,同性恋的污名由来已久,尤其是将艾滋病与同性恋联系在一起之后,加深了人们对这个群体的歧视和误解。同时,同性恋群体又属于被边缘化的少数群体,人们对同性恋长久以来的污名、歧视和偏见已经形成了自动化的内隐态度。

态度本身的复杂性:态度的产生以个人直接和间接经验为基础,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成分,态度的形成及改变受到人格、群体规范、实践活动、舆论宣传、情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显态度对外表现出来时能够被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而内隐态度则是自动激活的,自己意识不到。客体对象的社会意义越丰富,对其进行评价时,人们面临的从众压力就越大,人们就越可能迫于社会压力而掩饰他们的真实想法。多数大学生或为了跟随社会潮流,或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不开明的人,从而刻意整饰自己的外显态度,对同性恋表现出中性或积极的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矛盾态度

矛盾态度含义及分类

康纳(Conner)教授将矛盾态度(ambivalent attitudes)定义为: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态度目标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认知评价和情绪情感体验及其程度。起初,人们认为矛盾态度只是一种认知失调的暂时的、短期心理状态,随着认知失调问题的解决,矛盾态度最终会消失。后来,心理学家发现,态度的认知评价、情绪体验之间未必最终会取得一致,可能无法有效整合,导致彼此矛盾的态度存在。因此,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是矛盾态度的两种元素, 其强度决定着矛盾态度的强度。

根据导致矛盾态度的元素不同,梅奥(Maio)将其分为元素内、元素间矛盾态度两种类型。元素内的矛盾态度是指个体对同一对象存在积极认知的同时又存在消极认知,或者存在积极情感体验的同时又存在消极情感体验;元素间的矛盾态度是指个体对同一对象存在积极认知的同时又存在消极的情感体验,或者存在积极情感体验的同时又存在消极的认知。

根据矛盾冲突的来源不同,张林教授将矛盾态度分为三种类型:

  1. 认知不一致型,如认为某人聪明但不可信赖;
  2. 情感不一致型,如对某人既爱又恨;
  3. 认知与情感不一致型,如既喜欢巧克力又因其致胖而排斥。

双重态度与矛盾态度的区别

应该指出的是,双重态度和矛盾态度都是态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双重态度与矛盾态度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可混淆。

一、两者的内涵、分类、产生机制不同。

二、双重态度与矛盾态度之间属于类属关系(上下位关系)。对同一态度客体,人们既有内隐态度又有外显态度(双重态度),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一般同时存在,只不过内隐态度是自动激活的,不容易被自己觉察和意识到,外显态度没有成为自动化的态度,需要较多的能量和动机去检索。对同一态度客体,个体可能既有积极态度又有消极态度(矛盾态度),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中都可以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矛盾态度。

三、两者对个体的作用及影响不同。双重态度能对个体起保护作用,矛盾态度则会引起心理冲突,不能协调统一时,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损。在面临具体情境时,如果个体真实的内隐态度表现出来会导致他人的反对、质疑、斥责、歧视,为了安全和避免被排斥,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就会发挥作用,使其对外表现出外显态度,力求与他人一致,出现从众效应。个体基于对态度客体有相反的认知,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矛盾态度,体验到互相冲突的情绪,可能表现为相反的意向和行为,使个体深陷各种心理冲突,当个体没有能力将各种心理冲突有效解决时,就会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障碍、疾病。

四、两者的一致性不同。个体的内隐及外显的双重态度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矛盾)的,而积极及消极的矛盾态度是不一致的,个体无论是要保持态度的积极、消极、中立,还是要做出态度的转变,都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和付出巨大的努力。

矛盾态度解释模型

矛盾态度被证实存在以后,一些学者研究了其产生机制、表征和信息加工机制,王思安将其总结为六种解释模型。

一、评价空间模型

评价空间模型(The Model of Evaluation Space)由卡乔波(Cacioppo)和贝恩特松(Bern-tson)提出。该模型假设人脑中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信息加工系统,这两个信息加工系统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加工积极刺激时采用积极系统,加工消极刺激时采用消极系统。 如果态度客体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刺激,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积极系统和消极系统就会同时激活,产生矛盾态度。

二、渐进阈值模型

渐进阈值模型(The Gradual Threshold Model of Ambivalence, GTM)由普利斯特 (Priester)和佩蒂(Petty)提出。该模型认为个体对同一态度客体可以同时产生两种评价:一种是先前储存在大脑中且对该态度客体稳定而强烈的评价,称为主导反应;一种是对态度客体新近产生的评价,称为冲突反应。个体对态度客体的态度主要受到这两种反应的制衡。如果冲突反应不断增强,甚至超过主导反应,就会表现出矛盾态度。

三、对象与评价联结模型

对象与评价联结模型(The Model of Attitudes as Object-Evaluation Association)由法齐奥(Fazio)前提出。该模型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态度对象多种分类特征的总体性评价,事物分类特征的多样性是矛盾态度产生的基本前提。矛盾态度常常出现在态度形成的早期, 此时个体对事物不同分类特征的评价还未整合成总体性评价,矛盾态度越强,态度越容易发生改变。而总体性评价形成后,人们就会把这种评价稳定地存储到大脑中,当再次出现相同或类似的事物时,大脑中储存的评价就会被自动提取。当态度稳定后,矛盾态度就变得很弱,甚至难以被意识到,但矛盾态度并不会消失。当个体受到某些因素(动机、新异刺激等) 的影响,就可能对事物的多种特征进行重新评价,矛盾态度就可能会出现或增强。

四、重复加工模型

重复加工模型(The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由坎宁安(Cunningham)等人提出。该模型认为,态度和评价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态度是指一种相对稳定地存储在记忆中的表征,而评价是指记忆中的表征被激活后再整合其他因素共同产生的临时状态。存储在记忆中的表征被激活后会被不断地重复加工,且前面的加工结果会影响后面的加工,导致评价的结果越来越复杂。该模型将矛盾分为客观矛盾和主观矛盾。客观矛盾存在于整个评价系统中,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个体往往突出与当前情景相关的加工,而减少与当前情景不相关的加工,并以此来减少或解决矛盾。主观矛盾仅存在于较高水平的加工中,也是存在于意识层面的矛盾,当事物相互冲突的表征被同时激活,又无法在现实情景中解决,就会产生主观矛盾。

五、表征分布式联结主义模型

表征分布式联结主义模型(Attitudes as Patterns in a Distributed, Connectionist Representational System)由康瑞(Conrey)和史密斯(Smith)加提出。该模型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矛盾态度进行解释,认为态度的表征并不简单是对象与储存在记忆中的相应评价之间的固定联结,而是通过过去经验获得的相关概念与当前情景结合后形成的一种即时状态。该模型还认为,事物的表征是整体的、系统的表征,而系统中最小单元的表征不具有任何意义, 如单个像素并不能在电视显示屏上显示出任何具体的含义,只有像素的集合才可以显示出各种具体的形象。而不同心理状态的个体在不同的情景中会产生不同的态度表征,当表征系统中相互冲突的特征被同时激活时就会产生矛盾态度。

六、元认知态度模型

元认知模型(A Meta-Cognitive Model of Attitudes,MCM)由佩蒂(Petty)等人提出。 该模型的主要有3个观点:第一,个体对同一态度客体会同时产生不同的评价(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并且把这些评价全部储存在记忆中,但是随着对客体新的评价的不断增加和储存,这些评价在记忆中的联接强度会发生变化。第二,人们会对存储在记忆中的评价进一步地加工,给记忆中的评价贴上效度标签(好、坏等兀第三,存储在记忆中的对同一态度目标的不同评价是自动加工的,不需要心理能量和意志努力,是内隐的;而对评价标签的提取则需要一定的心理能量和意志努力,是外显的。

和双重态度一样,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属于两个相互独立的加工系统。其中评价标签是对认知评价的进一步评价,也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故该模型称之为元认知模型。

在元认知态度模型中,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评价,都能够通过内隐态度测验进行测量,如果不同的评价之间连接的强度相差不大,就会产生矛盾的内隐态度。同时,人们对态度目标贴的标签可以通过外显态度测验进行测量,如果对同一态度目标的不同评价所贴的标签相同,且各标签的联接强度大致相同,就会对态度目标产生外显矛盾。

以上共列举了六种矛盾态度解释模型,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术界尚未就某种解释模型达成权威共识。其中前三种模型(评价空间模型、渐进阈值模型、对象与评价联结模型)侧重于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解释矛盾态度的产生和改变,而后三种模型则侧重于从微观、表征和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解释矛盾态度产生的作用机制。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矛盾态度

王浩等人对西安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认同同性恋的占57. 9%,认为法律应该接受同性恋的占68. 0%,能接受亲友是同性恋的占41. 1%,但如果周围人都反感,仍然能够支持同性恋的仅占3. 1%:田唤等人对广州大学生的调查发现,78. 2%的人认为同性恋是可以理解的,82. 9%表示可以接受同性恋,56. 3%愿意和同性恋者交朋友,但是只有31. 4%的人能够接受家人是同性恋者,只有24. 1%的人认为同性恋者可以做教师,只有33. 3%的人认为同性恋者可以做医生。

郑国进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矛盾态度问卷》对内蒙古大学生的调查发现:

  1. 不同性别、年级、民族、专业的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普遍存在中等程度的矛盾态度。
  2. 不同的性别、民族、年级对待同性恋的积极态度、消极态度不同。例如,在积极态度问卷中女生比男生对于同性恋表现得更为积极,在消极态度问卷中男生比女生对于同性恋更为消极。
  3. 有无恋爱经历、专业等因素不影响对待同性恋的积极与消极态度。
  4. 高、 低矛盾组都给予同性恋相当强度的积极评价,高低矛盾组的主要差别来源于消极评价。低矛盾态度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积极成分显著高于消极成分,高矛盾态度的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消极评价较高印〕。

王思安使用《大学生对同性恋矛盾态度问卷》测量了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矛盾态度及其程度;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矛盾态度及其程度;通过呈现“与同性恋相关或不相关的认知信息”视频,探讨了视频呈现前后异性恋大学生被试对同性恋群体矛盾态度的变化。研究发现:

  1. 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普遍存在中等程度的外显矛盾态度和内隐矛盾态度。
  2. “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显著影响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矛盾态度,男生对同性恋的矛盾态度和消极态度显著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的矛盾态度和消极态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3. 城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矛盾态度显著低于农村大学生,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矛盾态度、内隐积极态度、内隐消极态度,在性别、是否接触过同性恋、是否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 呈现“与同性恋相关的认知信息”视频可以显著降低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矛盾态度程度,但是并不能显著降低内隐矛盾态度程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